為何魯蛇總是我部下

黑閃太強大__366.jpg

 

 

已故的知名演員羅賓威廉斯 ,

在其早年一部探討生死的電影”美夢成真”裏有這樣一段對白 :

人們所說不可能的事情 ,

其實只是代表他們沒有見識過 . . . .

( What some folks call impossible , is the stuff they haven’t seen before )

這表示人生中果然有太多事物 ,

非得親自歷練過後才會信以為真 .

所以莫非定律就這麼告訴我們 :

凡事若有可能(那怕可能性只有萬分之一)發生 ,

那麼它就極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血淋淋地發生在你面前 ~

這個定律不但在科學及演算上真實適用 ,

在文化上也成為一個具備黑色反諷意義的關鍵詞 .

譬如你的部下平素表現都還不錯 ,

偏偏就在大老闆來視察聽報告時錯誤連連 . . . .

明明老師說某個部分不重要(所以你也沒念) ,

偏偏月考竟然一大半都是該單元的 . . . .

你的胃腸素來耐操耐勞 ,

偏偏就在要上台報告時開始想拉肚子 . . . .

說好要買女朋友最愛吃的甜點當週年紀念禮物 ,

偏偏就在當天準備採購時發現店家已經歇業 . . . .

答應下課準時去接小朋友回家 ,

偏偏半路遇到大塞車卡在路上動彈不得 . . . .

這種原本XXX , 但結果卻OOO的例子 ,

總是毫不例外的一直在我們的人生中反覆出現 ;

以至於有時我們反而會以為那才是正常人生該有的樣貌 .

 

從以上的觀點來看 ,

中國人的諺語 :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

倒是頗為符合莫非定律的核心觀點 .

一旦把壞事發生的概率最大化之後 ,

那麼人生也將不再會可悲可嘆 ;

因為我們已經設定好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unhappy 了 .

是以不如預期是正常的 ,

反而在遭遇順境時可以得到意外的驚喜 .

 

更重要的是人類以自我為中心所謂的好事(順境) ,

常常在客觀的判定上並非最有益己身的 .

例如我們傳統對於有錢(或有地位)人的認定就是吃好穿好.茶來伸手.飯來張口 ,

但如今發現吃太好(或太多)基本上就是一堆慢性病的生成主因 ;

現在少吃或蔬食(甚至粗食)才是王道 .

至於坐在那兒等人送茶送飯或以車代步 ,

基本上就是罹患心血管疾病(因為肥胖)的準備動作 .

 

離題有點遠 ,

還是回到主題 : 組織團體中萬一出現老在出包的份子怎麼辦 ?!?

既然知道出包為人生之本的莫非定律 ,

那麼也只好採取以下策略了 :

 

1 緊盯再緊盯

既然知道有人(或是許多人)會出包 ,

那麼在專案(或其他重要時刻)的關鍵時刻 ;

只好在許許多多的細節上緊盯再緊盯 .

也只有專注於每一個執行細節的角落 ,

才能擊敗莫非定律取得成功 ~

 

2 包容

發生問題 ,

只要知道來龍去脈都有機會彌補的 ;

但團隊意識失衡甚至破裂有時就難以回復了 .

不管是家庭.學校還是辦公室內 ,

你的每個夥伴或同儕都有可能犯錯 .

當下你不包容原諒他人犯的錯 ,

以後你出了包自然也沒人同情支援你 ~

 

3 打造一個懂得相互支援的團隊

最厲害的隊伍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隊伍 ,

但一定是向心力最強的隊伍 .

如果彼此之間的默契足夠 ,

那麼任何狂風暴雨也擊不沉有你主舵的這艘船 .

厲害的老闆(或團隊領導者)只要做好這件事就能夠百戰百勝 :

在平常就要懂得調和鼎鼐 ,

提振並激勵每個人的士氣與鬥志 ;

如此在戰鬥時即使有人出包也懂得自動相互支援 ~

 

如果懂得人生遭遇到挫敗是常態的話 ,

(事實上也真的是 , 我們所見的成功楷模都是萬中選一的特例)

那麼我們就正好可以撇開莫非定律 .

把成功或失敗當成無意義的假象 ,

將探索自我當成人生中的首要之事 ;

或許生命之旅的醍醐味因而被我們無意中尋獲也說不定 ~

感謝看文 , 下期再會

文章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