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快篩之亂 , 只有刁民之亂?!?
台灣近兩週的確診人數屢屢突破新高 ,
而政府對待疫情的基調大抵也已確定 ,
台灣終於不再堅持清零政策 ;
取而代之的是與病毒共存的當今普世觀念 .
因此以篩代檢(即以篩代隔) ,
基本上會成為全台應對疫情的基本態度 .
所以快篩試劑近來成為本島同胞必搶之物 ,
尤其實名制快篩劑開賣以來 ;
在健保藥局領號排隊又成為生活日常 .
但仔細閱讀了衛福部公布的疫情對應指引後 ,
就能理解即使是接觸確診者 ,
除非是共同生活的密切接觸人 ,
也不必立刻快篩 ;
只需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即可並無須緊張 .
因此家戶實在不必大量囤積快篩試劑 ,
備有符合家庭人數的數量應該就沒問題了 .
另一個快篩之亂的根源是 :
一大堆路人開始猛上傳種種國外快篩價格 ,
藉以批判政府實名制快篩的價錢過高 ;
有藉疫敲詐國民之嫌 .
老實說很多事情真是不比不知道 ,
仔細看過一輪網路上流傳的便宜快篩資訊 ,
就會發現不是去年未漲價前的價格 ;
不然就是快過使用期限的即期快篩特價品 .
大家對國內外快篩試劑的價格疑慮 ,
可以自行到國外相關網路搜尋比較 ,
結果一目了然 ;
政府販賣篩劑雖非全球最便宜但也算相對價廉 .
另一項有趣之處便是 ,
只要每回抗疫物資出現遞補缺口時 ,
台灣總有特定人士出來鼓吹採用中共醫療用品 .
從疫情初始的口罩到去年的疫苗 ,
乃至現在的快篩試劑 ,
狂推猛銷之餘 ;
還飆罵政府不用大陸物資是意識形態作祟 .
然而把整件事情攤在陽光下檢視 ,
疫情前期大家還不理解大陸醫療物資的優劣 .
但如今已有多國研究報告指出 ,
大陸疫苗的保護力僅有他國疫苗的1/3 ;
更遑論快篩試劑這類醫材的偏差率有多高了 .
有這麼高的醫療風險還要強推給台灣人民使用 ,
背後主導者的心態非蠢即壞 .
當然也有可能某人(或組織)想趁亂海撈一票 ,
期待政府應當介入調查其中的原委關聯 .
按照他國疫情的發展週期模型研判 ,
台灣確診人數有可能在五月中(下)旬達到峰值 .
在頂峰部分徘徊一段時間後 ,
確診人數可望能緩步下降 ;
最好的狀態能在六月中下旬解封 .
然而疫調難以掌控之處在於有太多隱性變因 ,
所以計算好的模型出現逆向推演也是正常之事 .
全球已有不少國家宣告武漢肺炎已然結束 ,
全體國民可以奔向另一個嶄新未來 ,
真希望台灣也能高調跟進 ;
畢竟我們已然被這個該死的病毒禁錮了三年 .
感謝看文 , 下期再會 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