妳的男朋友其實不是妳的男朋友
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詩集有這樣的文字 :
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,
他們經你而生 ; 但非出自於你 .
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, 卻不屬於你 .
你可以給他們愛 ,
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;
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.
台灣在2018年推出了同名的一齣電視劇 ,
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;
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作品 .
內容諷刺教育體制下扭曲的親子關係 ,
收視率與話題反應都很不錯 .
之所以提到這個話題 ,
是覺得不論紀伯倫還是吳曉樂的作品中 ;
孩子這個主詞其實可以代換成許多其他名詞 .
伴侶 , 朋友 , 同事 , 甚至包括直系血親 ,
我們認同的關係通常是單一視角的認知 ,
因此往往只是自我意識的延伸 ;
而非對於彼此全面的理解 .
之前看過一位劇場導演的表演方式詮釋 ,
他覺得在扮演某個角色之前 ,
除了設身處地進入該角色的心態之外 ;
還必須自該角色的內在視察他人投注的眼光 .
也就是以多重角度來綜合塑造一個角色 ,
如此才能傳神地立體呈現角色本身 .
我們的人格養成其實也有類似的狀態 ,
自我在成長過程吸收了他人期待值的再輸入 ,
以至於我們的內在形塑不單純只是自我的累積;
也包含了集體社會意識的林林總總 .
以此觀點向外擴散推論 ,
我們實不該用自我單一視角定義我們身邊的人 .
白曉燕槍擊要犯陳進興在民眾的心中是殺人魔 ,
但在他老母親的眼中他是孝順的乖兒子 ;
而在他妻子眼中他既是保護者又是暴力加害者 .
陳進興這種多重角色混合的身分絕對不是特例 ,
我們多數人其實都具備隱性多重性格分布 .
你上了牌桌是個具備瘋狂賭徒心態的老千 ,
你參加女兒的家長會是個萬事OK的好好老爸 ,
你跟廠商採購原料化身成冷血殺價鬼 ;
但被高壽老爸訓誡只能言聽計從不敢回嘴 .
這些角色都是構成你生命拼圖的一個片段 ,
它們不能代表全部的你 ;
但少了任何一部分你也將永不完整 .
如果你理解自己是這樣一個多樣多變的個體 ,
那麼也請你不要再用老套路去界定你身邊的人 .
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 ,
在你看不見的場合 ;
他有著你想像不到的複雜角色必須扮演 .
妳的男友(或女友)也不只是你的伴侶 ,
在妳眼光未及的所在 ;
他可能有著妳無法理解的責任需要承擔 .
把觀點從自身狹隘的視角挪開後 ,
我們可能因而發現新世界在眼前開展 .
你可能覺得難以適應而苦惱 ,
也或者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某種喜悅 ;
無論如何這應當都是好事 .
因為比起原地踏步的墨守成規 ,
你至少開始啟動了另個未曾嘗試的多重宇宙 .
感謝看文 , 下期再會 ~